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,药食同源类产品因其兼具养生与食品属性,成为市场热门品类。其中,丸剂因便于携带、口感适中等特点备受青睐。对于缺乏自主生产能力的品牌,选择专业的代加工服务成为快速入局的优选方案。
药食同源丸剂代加工的资质要求
1.委托方需提供的资质
营业执照:委托方需完成工商注册,经营范围需包含“预包装食品销售”等与丸剂相关的类目。
商标注册证:若需贴牌生产,需拥有合法商标(R标或TM标),确保品牌权益。
原料合规证明:若自行提供原料,需提供药材的农残、重金属检测报告,且原料需来自《药食同源目录》,禁用目录外成分。
2.代工厂需具备的资质
SC食品生产许可证:代工厂必须持有该证,确保生产资质合法。
GMP认证:生产车间需符合《良好生产规范》标准,保障生产环境洁净与流程规范。
质量体系认证:如ISO22000、HACCP等,证明企业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能力。
注意事项及风险规避
1.原料与工艺风险
原料来源:优先选择有第三方认证的供应商,避免使用非药食同源成分,防止法律风险。
工艺适配:含纤维或挥发性成分的原料需调整制丸工艺,确保成品稳定性。
2.法律合规要点
广告宣传:包装及宣传文案中禁用违禁词汇,仅可描述养生功能。
备案要求:若产品涉及跨境销售,需提前办理《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》等特殊资质。
3.合作模式选择
来料加工:适合供应链成熟的客户,成本较低但需自行承担原料风险。
包工包料:代工厂全权负责原料与生产,适合新手或资源有限者。
4.工厂实地考察:重点核查代工厂的设备先进性(如三维混料机、旋压制丸机)、卫生管理制度及过往客户案例,避免选择无资质的小作坊。
5.批量生产与质检: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把控原料粉碎细度(200目以上)、混合均匀度(三维混料机)、制丸湿度(≤60℃以保留挥发性成分)等工艺细节。
成品需通过振动筛剔除次品,并完成微生物检测,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药食同源丸剂代加工是快速切入健康市场的有效途径,但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资质合规性、工艺专业性及法律风险防控。通过科学规划与严谨执行,不仅能降低成本,还可以进行压片糖果、固体饮料、代用茶OEM贴牌代工定制。